医心网  >  会议动态  >   正文

【长城会2014】长城会冠脉介入影像(OCT、FFR)论坛学术亮点

发布于:2014-10-09 17:54    

 冠心病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死因,冠状动脉造影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像学“金标准”。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病变如分叉病变,易损斑块及临界病变等,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略显局限。因此,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新的影像学及生理学评价技术应运而生,目前用于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有创性技术有: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等。他们各有千秋并在心血管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17日上午8:30在309B举行的“OCT、IVUS、FFR临床应用”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冠脉内影像学与生理学评价技术专家为我们呈现上述技术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斑块破裂,或伴发血栓形成。病理学证据表明具较薄纤维帽、较大的脂质核心和富含巨噬细胞、新生血管的斑块更容易发生破裂,称此类斑块为易损斑块(VP),即容易发展成罪犯病变和导致血栓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血流储备分数(FFR)等在评价斑块性质、识别易损斑块及其破裂或血栓形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相对的不足。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上述手段在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积极给予临床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或者预防ACS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18日上午8:30在长城E厅举行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影像学及功能学检查”论坛的各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冠脉内影像学与生理学评价技术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诊疗中的应用情况。


 正如刚才所述,冠状动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某些特定情况下,如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CTO及成角病变等复杂病变条件下,单纯依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指导介入治疗很多时候略显局限性和有效性,临床上十分需要特殊的血管内影像学技术来检测这些病变并指导介入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作为目前的主流的血管内影像学检测技术,在冠状动脉介入领域越来越多的展现其优越的特点,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病变指导PCI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它们独特的一面。因此我们在18日上午10:30,长城E厅针对复杂病变特点开设了“OCT、IVUS、FFR复杂冠脉病变应用”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针对复杂病变的冠脉内影像学与生理学技术应用展开专题讨论。


   近年来,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得到的迅速的发展和进步,在它们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应用血管内影像学技术开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也层出不穷,而每年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的血管内影像学技术的文章也有数百篇之多。在19日上午8:30,长城E厅举行的这个章节,我们邀请了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冠脉影像学专家,为我们带来的一些相关研究报告,例如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Ik-Kyung Jang教授为我们介绍目前国际上最大的OCT注册研究——MGH OCT Registry,来自日本Matsuura Akira教授介绍新一代OCT的应用情况,以及我们中国的介入专家带来OCT肺血管疾病应用以及iFR相关研究等专题讲座。希望对我们今后的临床研究工作能有所启示和帮助。(于波)


 来源于:第25届长城会组委会媒体中心



上一篇:中国结构周 2020|精彩辩论赛:展现热血与活力,探讨决策与技巧
下一篇:【CHC 2014】中国心脏大会2014图文速递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