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指 南  >   正文

“AHA/ADA成人2型糖尿病CVD预防科学声明”重要更新点解读

发布于:2015-08-19 16:52    

8月5日,《循环》(Circulation)和《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在线刊登了美国心脏学会(AHA)/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成人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CVD)预防科学声明。该声明是2007版的更新,在糖尿病/糖尿病前期诊断、降压及降脂目标、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均作出新推荐。本报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光伟教授针对新版声明的主要更新点进行解读。



李光伟教授介绍,就糖尿病诊断而言,除了之前的空腹血糖(≥126 mg/dl)和餐后2 h血糖(≥200 mg/dl)标准外,声明中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6.5%)也列入了诊断标准。这在中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HbA1c在国内没有标准化,各地的测定方法不一,必然会导致诊断误差;二是HbA1c测定与血糖测定相比花费较高,目前在中国普遍应用还不能成为现实,可能只适合作为血糖诊断之余的补充。李教授指出,以上应该代表了中国大多数糖尿病专家的意见,而且新版声明中也没有把HbA1c测定作为唯一诊断标准,只是与血糖测定并列。


关于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更加复杂。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反复抽血测定空腹血糖相比,HbA1c测定显然更方便。在经济发达国家,人力成本较高,比较适合通过更简便的HbA1c测定进行糖尿病前期的诊断,但在中国不太现实。空腹血糖测定花费较少,约70%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能够通过此方法筛选出来;2 h血糖测定筛查敏感性更高,但花费也较高,出于科研目的可以进行,但作为大规模普查成本太高。然而,无论如何,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十分重要的,否则无法进行预防。所以,只要有条件,无论用任何方法,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进行筛查是必须做的。大庆研究表明,若对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加干预,67%会在6年内发展为糖尿病。李教授强调,及时筛查出糖尿病前期人群并进行干预,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最关键的问题。


李教授指出,糖尿病本身不只是高血糖的问题,对人类最大的危害是死亡。大庆研究23年随访表明,筛查出的最轻微糖尿病患者在23年间的死亡率为56%,几乎是血糖正常者的3倍;在这些死亡中,CVD引起的死亡占半数。除死亡外,CVD“致残”率也很高,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医疗花费增加。


关于降糖,声明把HbA1c<7%作为降糖目标,因为几项大型临床试验都没有得到HbA1c降至6.5%以下有更多心血管获益的证据。但是,新指南中提到的“不再把降糖作为CVD预防的主要目标”,李教授持反对态度,他认为降糖仍是主要目标之一。高血糖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现在的许多临床研究,持续时间一般在5年,长者也不过10年。在不足10年的研究期间,往往短时间内就能观察到降压、降脂治疗的获益,但降糖治疗有所不同。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的观点是,降糖治疗的心血管获益较缓,需要以每10年计数。所以,在<10年的研究中,虽然基本看不到降糖的心血管获益,但并不代表降糖真的对心血管无益。由于现在许多研究的局限性,入选人群多为老年、糖尿病病程长的心血管病极高危人群,往往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很严重,很难靠单纯降糖降低死亡。综上,李教授认为,降糖仍然是预防糖尿病CVD并发症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的临床试验需要更多时间来观察降糖的心血管获益、需要更早期对人群进行干预(the earlier, the better)。


关于降压,李教授认同降压目标由130/80 mmHg调整到140/90 mmHg。这是因为糖尿病合并CVD的患者多是老年人,血压控制太低反而可能对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无益。有研究证实,把血压降至130/80 mmHg确实能够减少卒中发病率,但对包括死亡在内的其他观察指标无益。


进行他汀治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指南不再划定降低胆固醇的具体目标值,但建议有CVD风险者至少服用中等剂量他汀治疗。但是,获益多不代表可以忽略副作用。国外许多专家不太重视他汀治疗带来的严重肝损害、肌肉溶解等副作用,中国目前主张他汀治疗,但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积极应用。


生活方式干预十分重要。李教授介绍,大庆研究随访23年证实了生活方式干预的心血管获益。目前许多专家认为,包括降压在内的许多治疗要回归“上游”,即重视生活方式改变。因为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多源于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Look AHEAD研究证明,生活方式干预不能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但该研究是在极肥胖的人群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引起的体重降低并不明显,这可能是导致以上试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即使如此,生活方式干预还是减少了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最新分析认为,Look AHEAD研究结果是积极的,强调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这可能恰恰是临床医生容易忽视的问题。


综上,李教授认为,声明中大部分内容可以认同,但有些地方需要中国医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能盲目照搬。


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上一篇:十年磨一剑,ACC/AHA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更新
下一篇:十大要点解读 PCSK9 抑制剂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