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阜外研究:胸前导联假性Q 波须警惕心肌淀粉样病变

发布于:2016-06-24 09:27    

  心肌淀粉样病变症状并不典型,常易误诊,虽然心内膜心肌活检可确诊,心脏磁共振能提供独特优势,但均难广泛开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陆敏杰、黄静涵等通过分析这类患者心电图表现发现,心肌淀粉样病变患者胸前导联假性Q 波发生率最高,同时合并肢体导联低电压、胸前导联假性Q 波伴深Q 或S 波以及ST-T 改变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该研究回顾分析了60 例心肌淀粉样变患者的临床及其心电学特征,其中男性48例。初诊率低有22人误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确诊平均年龄(54.5±14.2)岁。其中32人合并心力衰竭,20人伴有房性心律失常,15人存在房室阻滞,8人存在室内阻滞,8人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窦房阻滞、束支阻滞及右束支阻滞分别有4~5例。
 
  这60例患者中有32人合并肢体导联低电压,52人有胸前导联假性Q 波,48人有ST-T 改变,30人同时合并肢体导联低电压和假性Q 波。
 
  研究者发现,合并胸腔或心包积液、胸前假性Q 波患者出现肢体导联低电压比例显著升高,但仍有22人不存在胸腔或心包积液的患者出现肢体导联低电压。
 
  以量化的指标具体分析各导联的具体电压值,结果显示aVR、Ⅰ、aVL 导联电压最小,aVR 导联电压均值最小负向R 波电压为0.17 mV、QRS 波电压为0.30 mV,
肢体导联和V1-3 导联R 波电压平均值均<0.5 mV。
 

来源:黄静涵, 陆敏杰, 孙兴国, 赵世华. 心肌淀粉样变心电学特征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596-600.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责编:Sami




上一篇:2020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下一篇:中国CDC 三万高血压患者调查发现:五种行为是血压控制不好的“罪魁”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