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更新STEMI指南】建立区域救治网络,不建议急诊干预非梗死动脉
发布于:2015-06-08 10:32 点击下载
近期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更新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上一版指南是2010年公布的。
新一版指南在理念上有了进一步提高,结合了我国近期工作和过去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做出了适合目前国情的推荐。
比如,指南指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网络和规范化胸痛中心,通过远程无线系统提前将心电图传输到相关医院,对确诊急性STEMI患者进行现场分诊,优先可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院,可送入心导管室行直接PCI,不经过急诊室和冠心病监护病房。这正是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倡导的理念,而我国向定成教授等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指南建议,对有适应证的STEMI患者需要静脉内溶栓。但特别说明了“有条件”时可在救护车上开始溶栓。
溶栓失败者尽早实施挽救性PCI,无症状或血液动力学稳定患者不推荐紧急PCI没有争议。但指南也建议,溶栓成功者应尽快将患者转运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并在3~24 h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这虽与欧美指南一致,但在中国能否实施还是个未知数。
指南还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可以将有资质的医生请到有PCI设施的医院,这部分工作经沈卫峰教授在上海进行的研究证实可行。
经桡动脉路介入治疗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中国90%以上的PCI操作均经桡动脉路径完成,由于接受急诊PCI的患者常接受较强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新指南推荐急诊PCI时应优先采用经桡动脉路径。
尽管导管血栓抽吸能否改善远期预后尚需研究,指南建议,尤其当IRA粗大、完全阻塞或血管内存在较大血栓负荷时,建议使用导管血栓抽吸。
近期,关于急诊PCI时处理非梗死血管有非常大的争议,但指南不建议对非梗死血管进行血管重建,因为“一旦非梗死血管出现慢血流或无复流,将很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沈卫峰教授指出。
韩雅玲院士领导的BRIGHT研究也写入了指南,该研究证实,在接受直接PCI的患者中,PCI术中和术后持续使用比伐芦定可减少出血事件,对缺血事件无影响。
指南也指出,心梗救治是一个综合管理工程,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区域救护系统、医院以及患者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包括,通过媒体公益宣传和社区人群教育,使患者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症状,并在发生疑似心肌梗死症状(胸痛)后,及时就医或呼叫救护中心等。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380-393.
原文链接:http://cjcv.org.cn/xinxueguan20154305/283588.jhtml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 基层心血管病综合管理实践指南2020
- ESC中文袖珍指南:高血压(2013年版)-临床指南..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治疗的中国专家..
- 中国他汀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重点解析
- 2014AHA/ACC心脏瓣膜病管理指南推荐要点
- 2014年AHA/ACC 心脏瓣膜病患者管理指南
- 家庭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
-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专家建议..
- 2015年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 指导规范 |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防治
- 【卵圆孔未闭中国专家建议】四成人有卵圆孔未闭,大..
- 室性心律失常最新指南解读
- 最新血脂领域指南与临床试验解读
- 解读 AHA/ACC/HRS 最新心房颤动治疗指南
- 欧版 | 2015急性心衰院前和院内管理指南
- 指南 |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血脂管理指导规范..
- 经导管肺动脉瓣置换医疗机构和操作人员需求专家共识..
- 他汀临床应用指南及副作用
- 强化他汀治疗,预防卒中复发——《中国缺血性脑卒中..
-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要点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