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Circulation子刊:房颤导管消融不能等

发布于:2016-01-25 11:47    

近期发表于《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的一项分析显示,持续性房颤诊断至导管消融的时间长度会对手术成功率造成明显影响,且推迟手术与B型利钠肽(BNP)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有关。尽管这是一项单中心研究,但该中心具有丰富的导管消融治疗经验。来自克利夫兰诊所基金会的Oussama Wazni表示,如果患者病程较长,其心房会出现很多重构、疤痕及纤维化,这会使房颤患者的预后进一步恶化。


通过本次研究,研究者发现房颤患者越早进行导管消融,其预后会越理想。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医生应尽早将其转至专业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


研究概要


研究受试者均存在反复发作性房颤,于2005年~2012年间接受射频消融治疗。随后定期进行临床随访,并在3、6、12个月及其后的每年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共纳入1241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既往无房颤消融或心脏外科手术经历),受试者初次诊断持续性房颤至消融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年,其中25%受试者平均时间为1年,75%受试者平均时间为6.5年。


90%以上患者在消融手术当天出现房颤,该组患者房颤持续发作至消融的平均时间为13周;25%患者对应平均时间为6周,75%患者对应平均时间为34周。对房颤持续发作达1年以上的患者,其持续发作至手术平均时间为168周。随访2年,599例(48.3%)患者房颤复发。诊断至消融时间间隔最短组复发率为33.6%,其余三组复发率分别为52.6%、57.1%、54.6%(P<0.0001)。


图1 各组消融成功率


图2 各组诊断至消融时间间隔危害比


在诊断至消融时间间隔较长组中,有更多患者存在高血压(P<0.0001)及左房扩大(P=0.03)情况。在初诊至消融间隔较长组中,患者的BNP(P=0.01)及C反应蛋白(P<0.0001)水平也较高。


研究者认为,初次诊断持续性房颤是患者病程发展的决定性阶段,因此他们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转自:医脉通




上一篇:2020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下一篇:Nature子刊:新型心衰治疗药物盘点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