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葛均波: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16年工作展望

发布于:2016-01-28 11:14    

2015年12月28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换届会议在苏州举行,葛均波院士接任第十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China Heart House)宣布正式成立,葛均波院士担任联盟主席。为此,《门诊》杂志特别采访了葛均波院士,与全国心血管内科同道分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2016年的工作规划和愿景。

 

 

 《门诊》

 

2015年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完成换届。三年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务实全面、卓有成效。迈入新的一年,作为学会的主任委员,您将在学会整体工作上做哪些新的部署?


葛均波院士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自1978年8月第一届委员会创立至今,已走过三十多年。在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里,通过历任主任委员、各级医师的不懈努力,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作为中国心血管病学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权威学术组织,为我国心血管病学的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迈入新的一年,接任本届主任委员,意味着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学科进步,我倍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关于学会工作的整体规划,需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既有的常规工作,包括候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各学组工作的分工;与全国各省市及周边国家跨区域开展科研合作;协助政府卫生部门开展心血管病群防群治工作等,这些“优良传统”仍然要保持和发扬下去,继续起到规范和提高国内心血管科医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作用。另一方面就是新的工作部署,在深化常规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分级诊疗人才队伍尤其是青年医师的培养,强化我国心血管领域健康产业的布局,积极配合国家的医改政策,探索适宜中国心血管学科发展的模式。并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积极有效的实施管理,将学会开展的具体项目转化为临床水平提升的实际结果。


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下学界比较关注的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联盟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指导下,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支持下,由霍勇教授和本人倡议共同发起成立的一个全新的公益性学术合作平台。核心任务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围绕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控、产、学、研”,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学术交流、出版发行、培训认证、医疗拓展、创新产业、公众教育与筛查等六大方面开展工作;还要充分利用心血管领域海内外华人顶尖的学术资源,紧密结合医药的科研与生产,提升中国在国际医药合作领域的层次、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由此可见,联盟将为学会的工作提供具体的支持,并且利用其相对广阔的对外合作面促进学术合作平台的执行能力,将更好地助力心血管病学科的发展。


《门诊》

 

纵观国际上心血管病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机构(如ACC、ESC等),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内容主要体现为年度学术会议、指南制定以及出版学术期刊。在这三方面,您认为学会应如何着手提升相关工作的质量?是否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葛均波院士

 

年度学术会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然,由于各种因素我们越来越察觉到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病大会缺乏新意和亮点,活力也随之减少。因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年会的设计方案,从举办时间、地点到地方分会的承办模式等,都应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为此,我们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筹办年会,从而吸引更多医师参加。显然,这一愿景的达成需要一个过程,期望在未来几年内能有实质性的突破。首先,我们将综合国内外优秀学术会议的办会经验,将具体的会务工作交由专业团队执行,同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年会学术内容的设计。在此本人也特别期望全国专家都能积极参与、积极献策,通过呈现更多代表国际水平的高质量学术报告,最终使年会成为我国心血管领域学术会议的国际名片。


指南制定是学会的重要工作。此前我国的指南大多是翻译国外的指南为基础,再结合中国的实际临床数据在细节上加以完善。而撰写真正属于中国自己的指南,是一项十分严谨且艰巨的任务,个人以为,刚退休的学界权威专家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方面他们只是从行政职位上退下来,但对临床最新进展的洞察和多年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二来他们有着相对充裕的时间,可以做到通读并深刻把握国内外的文献。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南成型还需要广泛征集其他专家的共识和意见,找准自身的定位,最终落实到适合中国患者的目标上。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指南中和临床上主要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基本都是国外研发生产的,中国医师很难有发言权,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产业链。可喜的是,随着我国原创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多项临床研究的成果在顶级期刊发表并改写了国外权威指南。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们将陆续根据计划组织指南的撰写工作,并不断提倡引用中国数据符合中国实际,期望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科学、可信、实用的临床指南。


至于出版学术期刊,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我们需要特别注意,期刊仅仅在国内发表文章传递信息还不够。我们要实现与国际接轨,将我国的科研成果以英文介绍给国外同行,真正做到学术层面的双向交流。为此,Cardiology Plus的出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专家能够共同重视学术期刊平台的建设,为扩大我国学术影响力添砖加瓦。


《门诊》

 

国际合作方面,第九届委员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迈入2016年后,在提升我国整体学术影响力方面,您对与国际学术组织合作工作有哪些重要的规划?有没有计划开展的新项目可以透露?


葛均波院士

 

目前,国内心血管病领域的会议很多。CSC近年来积极推动与多个会议合办,会议规模和学术水平逐年提高。当然目前还无法与ESC、ACC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相比。之前提到,CSC要将自己的学术年会打造成类似于ESC或ACC这样高层次的会议,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学习国外的经验。在国际学术组织合作方面,CSC 2014首次设立的“ESC在中国”和“CSC-ACC联合论坛”专场,CSC 2015新增加的日本循环学会(JCS)和俄罗斯心脏病学会(RSC)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作出了很有益的尝试,今后将继续开展下去。除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年会还将特设心内科与心外科、心脏急症、中西医结合等多个跨学科联合论坛,以及去年新成立中国心血管医师创新俱乐部等。目的是为中国心血管医师带来国际和国内心血管创新的经验分享,为中国自主研发的新技术和新器械项目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指示,学会特别做出部署。初步规划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的学科交流,并计划在乌鲁木齐和南宁新设立两个专门的心血管办公室,推动并形成与中亚、东盟国家间的健康产业领域合作机制,如举办“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心血管病辐射圈。此外,我们也在积极与ACC、ESC等机构沟通,向国际同行学习先进的学术、管理经验,谋求协作开发新项目,逐步建立中国心血管领域在国际的影响力,布局中国心血管领域的“一带一路”。个人能做的工作十分有限,因此如何利用好CSC这个平台,通过多方合作为我们国家心血管病防治事业产生好的导向,未来我们还需要在多层次、多维度思考并实践。


《门诊》

 

我们看到第十届委员会已经有“70”后的优秀青年医师加入。这不仅说明学会重视、关心青年医师的培养工作,也凸显出我国心血管领域学术活跃人才辈出的态势。请问在2016年,学会在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将会有哪些新的举措?


葛均波院士

 

创新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青年医师则是创新的源头,所以一定要给予青年医师鼓励,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计划2016年在苏州金鸡湖畔建立的中国心血管博物馆的建设,是中国心血管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大量前人的艰苦工作和辉煌成绩将呈现在青年医师眼前,势必能起到极大的教育意义,激励并启发青年医师积极向前。


此外,在学会、青委会和联盟层面上,将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心血管相关主题的各类培训、讲座、比赛,提高青年心血管医师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学术交流等能力;设立基础与新进展继续教育论坛,为青年医师提供一个从基础到临床、从概念到技术、从指南到实践的学术交流立体平台;各级分会也要对青年医师的成长也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我认为,在青年心血管医师的培养过程中,除了强化指南的学习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加强临床实践中指南运用的考核,不断提高青年医师专业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比如,2014年9月成功举办的“第一届全国心血管青年医师优秀病例大赛”,我们清楚看到了青年医师们的成长和高水平。今后我们将大力推动青年医师的培育和成长。


《门诊》

 

有一个比较尖锐的观点认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心血管病学的前进步伐相对集中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与之相对应的,对基础研究、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领域的重视和资源投入不足。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学会是否有与之相关的顶层设计和引导?


葛均波院士

 

这个现状的描述正是我本人提出的。应当说介入心脏病学在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发展迅速倍受关注,PCI技术、心电生理与起搏技术的推广能够为厂家、医院带来直接的收益,所以受到更多关注也很自然。但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并不能代表整个心血管病学,基础研究、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领域都非常重要,其中基础研究最为重要,也是创新的根源所在。各个领域都是心血管病学分会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只有各个平台彼此联通,把力量凝聚在一起,才能在国家层面上使我国的心血管学科做强做大。


目前,我国有近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基础研究、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领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以心血管疾病的医疗数据为基础,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和准确的心血管疾病领域诊疗服务体系,这就需要行业学术组织、临床专家、科研机构、医药企业等各方的力量。在学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在积极寻求与转化医学领域、糖尿病领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等学术组织的合作,形成长效的跨学科合作机制,发挥各自领域内的优势,更好地推动、展开工作,服务全国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为中国心血管医学领域培养精英人才。

 

转自:门诊新视野

 


 



上一篇:2020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下一篇:【2015年度回顾】马长生:房颤导管消融新进展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