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长城会] 阵发性房颤导管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

发布于:2002-09-17 10:00    

9月15日,Munger教授报告了Mayo医院 阵发性房颤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   在早期,主要针对房颤触发灶进行点或环形消融,以消除房颤触发灶为终点,复发率较高,为50%左右;肺静脉狭窄发生率为6%。近年采用Lassos导管指导进行肺静脉口消融以隔离肺静脉电位为消融终点,复发率和肺静脉狭窄发生率分别降低至30%左右和1%以下。   主席团成员杨延宗和来自北京的商丽华、上海的廖德宁等医师就Lassos导管定位、如何防止肺静脉口消融时疼痛及电解剖、非接触球囊和蓝状电极标测系统在局灶性房颤消融中的应用等问题与Dr Munger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Dr Munger教授和杨医师认为除根据肺静脉造影外,肺静脉电位与左房电位间期短、振幅大小相当、轻微抽拉导管即突然脱入左房等可帮助确定导管位于肺静脉口。   Munger教授指出消融过程中Lassos导管移位、倾斜的发生率可高达30%以上,不但影响消融效果,还可导致肺静脉狭窄。肺静脉口(尤其左上肺静脉口)消融时,病人可出现不能耐受的疼痛甚至出现心动过缓、血压降低等迷走神经反射, Munger教授和杨医师认为可适当给予镇静剂、降低消融温度(45℃以下)和功率。Dr Munger结合自身经验和文献指出,相当比例的房颤并不起源于肺静脉,而是起源于诸如腔静脉、冠状静脉、Marshall韧带、终末脊等肺静脉以外的部位,是局灶房颤射频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应予足够重视。电解剖、非接触球囊和蓝状电极标测系统等可帮助确定这些病灶的位置,但要注意区别标测系统本身引起的早搏。另外,电解剖、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在帮助寻找切口性房速的折返环、确定线性消融的完整性和指导肺静脉口的解剖射频隔离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 〈医学论坛报〉

上一篇:2020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下一篇:长城会——从单一到综合 从技术到理念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