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长城会] 急性心肌梗死晚期介入治疗的意义

发布于:2002-09-17 10:15    

会议第一天,大会新闻组对Dr. Thach N. Nguyen进行了特邀采访。Nguyen是St Mary医学中心心脏介入研究室主任和心脏临床部主任。   Nguyen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提出了晚期心肌再灌注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到达医院的时间往往已经超过12小时,对这部分病人是否进行PCI治疗,是心内科医生经常面对的问题。   美国的研究发现,到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只有60%在发病12小时以内,其余40%均超过12小时。发病<12小时病人接受PCI后死亡率仅1%~2%,发病>12小时者,PCI治疗后死亡率为8%。美国MATE研究发现,发病超过12小时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接受药物治疗和PCI治疗的死亡率基本相等;欧洲MITRA和MIR研究也证实晚期PCI仅能使病人的死亡率从18%下降至10%。因此,晚期PCI治疗似乎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作用小。   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发病12小时以内接受PCI治疗,没有病人发生心力衰竭;而发病超过12小时患者,PCI治疗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虽然达30%,但所有病人均可以代偿,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晚期PCI仍然可以改善病人的心功能和生存质量。对晚期PCI不能明显降低死亡率的解释是: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第一个24小时内最高,以后快速下降,由于一部分病人在发病早期已经在医院外死亡,发病12小时后到医院的病人总数已经减少,造成了晚期死亡率统计上的问题。   急诊PCI的目的是挽救仍然存活的心肌。而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发病12小时的标准是ACC根据大规模溶栓治疗临床试验得到的,与急诊PCI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尚需要新的临床标准来判断心肌是否存活。现在比较通用的预测存活心肌的临床标准是:⑴胸痛仍不缓解;⑵短阵室速或者其他短暂的室性心律失常;⑶ST段持续升高。   日本的研究表明大约60%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存在侧支循环,可能是侧支循环的存在保护了存活的心肌。此外,其他研究也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也常常没有完全闭塞,少量的前向血流也可以保护存活心肌。现在认为,晚期PCI正是由于挽救了存活心肌,从而改善了病人的心功能。 〈医学论坛报〉

上一篇:2020 ACC专家共识:口服抗凝药患者出血管理的决策路径
下一篇:[长城会] 抗高血压治疗和24小时血压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