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TAVR术后BNP水平与后续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发布于:2020-12-15 17:47    

脑利钠肽(BNP) 可用于预测有症状及无症状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率及再入院率。然而,瓣膜置换术前BNP水平的确切作用及相关分界值仍然等待进一步阐明,并且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瓣膜置换术后BNP水平升高的预后意义尚未得到仔细评估。


   在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BNP水平的升高可用于预测无症状患者的症状发作及临床结局;其术前水平可用于预测有症状及无症状患者瓣膜置换术后的生存率及再入院率。然而,瓣膜置换术前BNP水平的确切作用及相关分界值仍然等待进一步阐明,并且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瓣膜置换术后利钠肽水平升高的预后意义尚未得到仔细评估。近期JAMA Cardiology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TAVR术后BNP水平升高及其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变化与后续临床结局的联系


研究设计


   该队列研究纳入了来自PARTNER IIA cohort、PARTNER IIB cohort、 SAPIEN 3 intermediate-risk registry和SAPIEN 3 high-risk registry的3391名接受TAVR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别测得患者基线、出院前、术后30天及1年的BNP水平,并将所测得的BNP数值除以试验正常参考范围上限值来计算出BNP比值。研究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再入院情况以及心血管死亡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


研究结果


   在各个随访时间点,基线86.6%、出院时88.5%、术后30天80.5%、术后1年75.2%的患者BNP比值大于1。经校正后,术后30天时BNP比值升高1(大约相当于BNP水平升高100pg/mL)与术后30天至2年的全因死亡(adjusted hazard ratio[aHR], 1.11; 95% CI, 1.07-1.15)、心血管死亡(aHR, 1.16; 95% CI, 1.11-1.21)及再入院(aHR, 1.08; 95% CI, 1.03-1.14)的风险升高相关。在出院时BNP比值≥2的患者中,经校正后,出院至术后30天时的BNP比值降低1与术后30天至2年间全因死亡(aHR, 0.92; 95% CI, 0.88-0.96)风险降低相关。



图1 术后30天BNP比值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结论


    该项研究提示TAVR术后BNP水平与预后相关。随着术后BNP比值的升高,TAVR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显著增加。近年来TAVR手术适应症不断拓宽,国内外手术量显著增长,然而关于TAVR患者的风险评估工具却十分有限。STS等传统外科手术相关的风险评估模型直接用于TAVR患者的评估,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需要改良这些评估工具,甚至探索新的评估方法。这篇研究关于TAVR术后BNP水平与不良预后的研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与示范。


     参考文献


     Association of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With Subsequent Clinical Outcomes. Jared M. O’Leary, et al. JAMA Cardiol. 2020 Jul 15;5(10):1113-1123.



上一篇:张波教授:从斑块逆转看超高危ASCVD患者强化降脂策略
下一篇:郭宁教授丨从《超高危ASCVD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看ACS患者的血脂管理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