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主干合并右冠闭塞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和技术
发布于:2014-06-20 17:24
文/李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李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等复杂病变的各种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等危重症的救治等。
左主干病变合并右冠闭塞病变是一类非常高危的病变类型,既往被认为是有生命危险(life-threatening)的病变类型。在SYNTAX研究中,纳入的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患者中,PCI 组10%为左主干合并右冠闭塞病变,CABG组56.4%为左主干合并右冠闭塞病变。Craig A.Thompson等报道,在左主干病变中,65.5%为左主干分叉病变,34.5%为开口和体部的非分叉病变,其中左主干分叉病变合并右冠CTO病变占34.5%,左主干非分叉病变合并右冠CTO占27.9%。Angela Migliorini 等回顾性分析了右冠闭塞病变对左主干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随访1200天发现不合并右冠闭塞病变的左主干介入治疗后,无心脏性死亡生存率显著高于合并右冠闭塞的左主干病变(89.7% vs 76.4%,P<0.05)。进一步分析左主干介入术后心脏性死亡的预测因素包括eGFR<60、糖尿病、EuroScore、左室EF值、合并右冠CTO病变、未治疗的LAD-CTO病变、三支血管病变、使用IABP、钙化、真分叉病变以及男性。因此合并右冠闭塞是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建议首选CABG。
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尝试PCI 治疗呢?随着介入器械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已经不再是介入治疗的禁忌。在SYNTAX 研究中,对于左主干合并三支病变(其中包括合并右冠闭塞的左主干病变),显示出PCI与CABG在死亡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在临床实践中,患者往往合并有高龄、较低的EF值、肾功能不全、脑卒中病史等多种因素,以及患者主观意愿拒绝外科搭桥。这种情况下,谨慎地实施介入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此类患者。
此类患者的介入治疗策略如何制定?首先,评估非常重要。这种评估从临床情况及病变情况两方面进行,比如患者的EuroScore、RCA是否为优势血管、逆向供血侧枝的情况、LM病变类型及患者意愿。另外制定策略应把握几个原则:1. 成功开通右冠闭塞血管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前提;2.并非所有患者均需要实现完全血运重建;3.应该制定每个患者解剖特点指导下个性化的介入治疗方案。
根据解剖学特点,可以将此类病变分为几种类型
一、非右冠优势型(图1):
如果为右冠非优势血管,不管左主干病变是何种类型,右冠闭塞病变可以考虑放弃开通,而仅对左主干病变实施PCI 治疗。
二、RCA 优势型(图2):
如果有很好的逆向侧枝循环,是否首先开通右冠闭塞病变,需要结合左主干病变的特点来制定。如果左主干为严重的开口病变,考虑到开通右冠CTO病变可能需要使用对侧造影或逆向开通技术,则首先对左主干开口病变实施PCI。
如果左主干病变为体部或分叉病变,首先应该开通右冠闭塞血管,为需要较复杂技术及较长时间的左主干PCI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图3)
下面我们以一个真实病例来说明上述策略的可行性。
病例:男性,61岁,主因活动后胸闷、胸痛1年,加重1月入院。
既往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20年,高脂血症。入院后实验室化验显示TG 2.4 mmol/L,余正常。心电图提示下壁病理性 Q波,心脏超声提示EF 35%,左室下壁三层结构消失,考虑下壁心肌梗死。
入院诊断:冠心病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造影显示如下:RCA为CTO病变,LCX细小远端接近闭塞,LM远端分叉病变,LAD中段迂曲狭窄病变。图4(A、B、C、D)
针对这样的患者,由于是左主干病变合并CTO病变,首先建议患者外科行CABG,但患者本人拒绝,外科会诊后考虑到患者心功能差,故采取介入治疗策略。实施介入治疗之前进行评估,该患者EuroScore:5分,解剖类型为RCA优势血管,逆向侧枝2~3级,左主干病变类型为体部及远端分叉病变,所以采取首先开通右冠的策略。采用经股动脉途径,6F AL 1.0指引导管,双侧造影,Fielder XT及Conquest Pro导丝,串联置入三枚支架,图5显示开通后右冠。第二次择期行PCI 术,处理左冠LM病变。鉴于回旋支细小,采用LAD-LM cross-over 策略,图6(A、B)为最后结果。随访2年无不适症状。
总之,合并RCA CTO的左主干病变与未合并的相比,有较高的心脏性死亡风险,首选策略仍为CABG。但对于某些无法耐受CABG或者坚决拒绝的患者,PCI 可以在谨慎评估后实施,EuroScore的评估对预估此类患者风险有帮助。根据不同的解剖学特点,制定个体化PCI 治疗策略是治疗此类患者较为安全有效的办法(流程图见图7)。
来源: 医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