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医心杂志  >   正文

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史大卓教授

发布于:2014-01-06 16:27    

史大卓 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卫生部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相继承担国家八•五、国家十一•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国家十二•五、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创新基金研究等国家级课题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6名),以第1或2名获省部级奖12项。主编学术专著1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研发国家5类新药2项,国家6类新药2项,获国家专利6项。


九月秋高气爽的一天,笔者与史大卓教授的采访如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接待室进行。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的临证实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特有的治疗方法。随着西医学于近代进入中国,国内有识之士探索开启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医学之路。与史教授的交谈,也就围绕这一话题娓娓展开。


我国医疗发展的“三驾马车”

当问及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现状时,史大卓教授直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但综观我国医疗发展现状,他将其概括为“三驾马车”,即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及西医学的共同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医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已越来越小。目前,西医在国内医疗中占主流地位。但是,众所周知,只有“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才能更加平稳地发展。如何使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瑰宝”——中医学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皆对继承弘扬中医、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十分重视,在科学研究、项目投资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且收到了显著的成效。


谈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不能不提到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渊源。据史教授介绍,中医学有近5000年的历史,中西医结合医学则于清末逐渐兴起,当时中西医结合医学被称为中西医汇通派。鸦片战争后,西医进入中国,以唐容川、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中医学家倡导中西医结合。追溯历史,这应当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在我国逐渐兴起的肇端。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1957年,毛泽东主席倡导组织一批高水平的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当时第一代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的优秀青年学者包括陈可冀院士、沈自尹院士、吴咸中院士、屠呦呦教授等,他们在继承传统中医学的基础上,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医,且多有发展创新,在许多学科上形成了重大突破,显著提高了许多疾病的临床疗效。正是他们,开启了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道路。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内涵

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究其内涵,并非“结合”字面显示的“中医”加上“西医”那样简单。史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医学不仅是西医学体系和中医学体系的技术方法碰撞、交叉,也包括两种认识方法论的互补和融合,探索中医证候现代医学病理生理状态就是一个具体的实践。以血瘀证为例,中医认为此证为血液的运行不畅,这和现代医学的血小板形态和功能改变、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栓形成及血管功能紊乱等多有一致之处。进一步研究发现,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也和血瘀证的病理状态明显相关。在此基础上,陈可冀院士、李连达院士、翁维良教授等科研人员进行了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的系列研究,发现活血化瘀中药或复方对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皮功能、脂质代谢等方面皆有较好作用,并由此转化应用于临床。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其他系统疾病获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行业甚或国际的普遍认可。


此外,针对一些急腹症,如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病症,吴咸中院士根据中医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的病理改变,倡导通腑解毒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也是一个典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的样例。上世纪60年代以前,中医治疗再障多采用健脾生血方药,理论源于中医脾主生血的认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周霭祥教授等根据再障骨髓造血干细胞缺失、功能低下的病理改变,结合中医关于肾主骨生髓的认识,采用补肾填精法为主进行治疗,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谈及冠心病,史教授指出活血化瘀方药使得许多患者获得了提高生活质量或改善预后的效益。据史教授介绍,活血化瘀方药的最初临床研究,也是以冠心病研究为切入点的。西苑医院已故名老专家郭士魁教授与陈可冀院士、李连达院士等根据冠状动脉硬化后血小板粘附、聚集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认为属于中医血脉瘀滞、不通则痛的病机范畴,倡导活血化瘀治疗,并创制了有“现代活血化瘀祖方”之称的冠心Ⅱ号方。目前,活血化瘀已成为冠心病的一个主要治疗方法,在上市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中,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组成的就有80多种。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拓展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中医学、西医学两种医学不断碰撞、交叉、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从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可见一斑:即中西医结合医学不断将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方法纳入到中医的诊疗范围,再与中医传统认识结合起来,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中医的病因病机认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疾病新的中医病因病机、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继治疗冠心病的冠心Ⅱ号方后,围绕冠心病血脉瘀滞这一认识,研究人员对不同活血化瘀药物,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血栓形成、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等不同方面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阐释了作用机理,发现活血化瘀药物确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效果。史教授介绍,上世纪70年代,郭士魁教授、陈可冀院士等与当时的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组织几家医院联合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冠心Ⅱ号方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缺血。关于心肌梗死,他们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多伴心功能不全,出现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归属于中医气虚证的范畴。因此,将补气中药和活血化瘀中药有机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当属一个有效的方法。陈可冀院士带领课题组创制了抗心肌梗死合剂中药复方,由黄芪、党参、黄精、赤芍、丹参、郁金六味药物制成。临床研究发现,该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不断融合创新的一个体现。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心血管病聚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开始进行冠心病的介入治疗(PCI)。PCI 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挽救了众多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出现了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冠心病防治领域中的新问题。有鉴于此,陈可冀院士带领课题组进行了系列针对性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他们根据PCI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的病理改变,如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小板的粘附聚集、血栓形成等,结合中医关于血瘀的认识,认为PCI 后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当属于血瘀的范畴。因此,陈院士等采用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的活血化瘀名方——血府逐瘀汤进行临床和基础研究。初步研究发现,该药可抑制支架置入后血管内膜的增生,降低PCI 后心绞痛和再狭窄发生率。得到初步效果后,陈院士又带领研究团队进行药物优化配伍,将目标集中到川芎和赤芍两个药物的有效部位(芎芍胶囊),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芎芍胶囊治疗,可以降低PCI 后再狭窄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谈到上述的发展和成果,史教授说这反映了中西医结合医学与时俱进的特点。


史教授指出,活血化瘀防治冠心病PCI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体现了“与时俱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原因和中西医结合医学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聚焦于心血管病领域的研究密不可分。在此研究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第一,在病证结合模式下进行规范化研究。如冠心病中医辨证规范研究,就哪些冠心病患者属气虚,哪些属血瘀,哪些属阳虚,哪些属痰浊等,国内进行了系列深入的研究。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在陈可冀院士的领导下对冠心病的证候学特点进行了多个大样本、跨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此基础上,中医证候表征和西医理化指标相结合,建立了包括临床表征、理化指标在内的冠心病血瘀证辨证标准,从而为规范化应用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提供了依据。


第二,现代科研方法的渗透与结合。这一点,从近年国内开展的许多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的中医药临床试验即可见一斑。有关中药临床疗效评价试验多集中在益气活血、活血化瘀、活血通络等方药方面,为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介入治疗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中医药的防治,逐渐提供了一些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有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际认可,有些研究成果在国外高级别的杂志发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在国家十一•五期间进行的13个中心、近千例介入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生存质量,且没有增加出血风险。


第三,不断深化创新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史教授指出,每一个治疗方法的突破,都是建立在认识方法学的发展创新之上。如上述所谈到的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在传统阳虚、痰浊痹阻病因病机认识的基础上,发展到血脉瘀阻、不通则痛;再障,由以往的脾主生血进展到肾主骨生髓化血。血瘀、肾虚等中西医结合认识,目前还在积极研究。国家十一•五期间,陈可冀院士带领学术团队针对一些冠心病患者在病程中突发心肌梗死、猝死等事件,而另一些患者则长期稳定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发生事件与不发生事件的患者进行包括中医表征和理化指标两个方面的观察比较。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许多发生事件的患者在中医病因病机方面,表现有“毒邪”的表征。传统中医学认为“毒”邪具有多变性、腐蚀性、酷烈性等致病特点,临床表现为疼痛剧烈、病情凶险多变、口气秽臭、舌苔紫红紫绛等。研究结果发现,发生事件的患者具有此类表征的较多,未发生事件的患者一般舌质淡红或暗红,其他毒邪致病的指征也相对较少;理化指标方面,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在发生事件的患者中较多,正常水平的患者发生事件者较少。因此,陈院士课题组在“瘀”的基础上,将中医表征和西医理化指标相结合,提出冠心病“瘀毒致变”的病因病机认识,并通过临床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了这一认识的科学性,同时建立了冠心病“瘀毒致变”的辨证标准。该标准已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并得到国外相关学术领域的关注。此标准发表后不久,即得到美国的一个科技网络要登载这一标准的邀请。


第四,辨证和辨病治疗。史教授指出,个体化因人、因时、因地治疗,是中医学临床辨证治疗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他同时强调,长期慢性病不同于外感病,不同于微生物所致的传染病,它的病理改变在一段时间内多相对固定,临床症状也不像外感疾病一样时时会出现传变。因此,中医病因病机和证候的辨识在这样一个相对阶段也当是相对固定的,并非灵活无边。现代医学的慢性疾病,不仅需要中医的辨证,也需要辨病,辨现代医学的病,甚至辨现代医学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这对现代临床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中医规范化治疗方面,人们逐渐把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纳入到中医的科研和临床实践中,如心血管病中医药研究领域诸多标准的建立,在较大程度上也属于辨证和辨病结合的实践和体现。


此外,近年来还开展了中医临床诊疗规范的系列研究,如高血压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冠心病等。在系统评价基础上,建立的一些中医诊疗规范,可以说是中医临床指南建立的探索。其中较为成熟者,如高血压、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辨证治疗指南,已作为WHO西太区的指南出版,得到了较高程度的认同。据史教授介绍,目前,关于心肌梗死相关的中医诊疗指南也在制定过程中,预计11月份可以发布。他认为,以上几方面的研究对促进中医学的发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均会有积极作用。


史教授认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一方面体现在西医诊断和中医辨证治疗,这是目前较广泛采用的模式。史教授强调,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中医和西医结合应该有“大医学”的理念,无论中医、西医还是中西医结合,目标都是人体的健康;任何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治疗方法、技术,甚或理念,都应得到发展应用和探索,中西医结合医学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是逐渐把现代医学(西医学)的形态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所发现的微观病理生理改变纳入到中医辨证认识范畴。再一方面,是在中医和西医现代研究基础上,将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理念、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等结合起来,建立一些有效的、可逐渐优化及不断发展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规范。


前景光明、任重道远
在谈到未来中西医结合的前景时,史教授认为任重而道远,但前景可观。新近成立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作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领域内的一支“国家队”,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谈及研究所的成立,史教授介绍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对研究所的成立极为重视,并且要求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能够站在现代医学的前
沿,促进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心血管病学科的发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这是国家对研究所的要求和期望,也是整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传统认识结合起来,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中医的病因病机认识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疾病新的中医病因病机、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继治疗冠心病的冠心Ⅱ号方后,围绕冠心病血脉瘀滞这一认识,研究人员对不同活血化瘀药物,从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血栓形成、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等不同方面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阐释了作用机理,发现活血化瘀药物确可提高冠心病临床防治效果。史教授介绍,上世纪70年代,郭士魁教授、陈可冀院士等与当时的阜外医院院长吴英恺院士组织几家医院联合进行临床研究,发现冠心Ⅱ号方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心肌缺血。关于心肌梗死,他们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多伴心功能不全,出现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归属于中医气虚证的范畴。因此,将补气中药和活血化瘀中药有机结合治疗心肌梗死,当属一个有效的方法。陈可冀院士带领课题组创制了抗心肌梗死合剂中药复方,由黄芪、党参、黄精、赤芍、丹参、郁金六味药物制成。临床研究发现,该药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中西医结合医学不断融合创新的一个体现。


史教授谈到,“这一期待是未来研究所的责任和面对的挑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集成发展,其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需要国家重视、领导关心支持、团队协作努力和体制创新等方面的结合。”他指出,无论医学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不能满足人类对健康的需求。而且,心血管疾病又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甚至可以说是首要疾病,所以人们对心血管病相关研究机构的期望会逐渐增高,尤其是对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这样一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国家队。无容推辞,国家队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如何承担这一责任,需要管理体制创新、富于创新的人才梯队、广泛的学术交流、不同学科的交叉互融等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保持创新的活力,才能为医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目前全国医院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史教授指出中西医结合学科并不单是科室的建设,而是渗透在许多层面,如现代中医临床研究发展过程就包含中西医结合内容,如心血管危重疾病以及其他系统危重疾病、常见多发疾病治疗,都不可避免涉及到西医治疗。而在西医院中,目前中成药尤其是活血化瘀药物也在广泛应用。据有关统计,目前西医院使用中成药的比例占我国整个中成药应用的70%以上,但与中医院应用中成药的规范化相比尚有一定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一个认知的过程,包括对不同文化、学科等背景的认知。史教授认为,当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被广泛认知时,一定会被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更广泛的群体所接受。


中西医结合医学国际范围内更广泛的认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也包括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谈到这一问题,史教授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一个既能熟练掌握中医,又掌握西医的人,两种医学的结合会更容易、更自然。但是,作为一个个体而言,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同时具有中医和西医的知识体系,又能够与现代科技发展同步,其困难不言而喻。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有智慧,做事易成功。一个学科的团体由几个人或许多人组成,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达到1加1大于2的效应,是学科发展的关键。事实上,不仅中西医结合学科,其他学科也相同。史教授强调,归根结底,学科发展靠人才。目前,中西医结合人才,也包括中医人才,相对于学科发展的需求还显得滞后。这包括多方面原因,如从大学招生门槛开始,同类西医大学招收分数要明显高于中医大学,而且西医院校在招生规模、人数上明显高于中医类院校,使大量青年学子进入西医院校。此外,社会对中西医结合也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下一步如何吸引人才和聚集人才,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目前一些政协委员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加强中西医结合队伍建设,包括培训课程的内容、毕业之后从业的考核、行医执照的获取等。另一方面,该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自身做出更有显示度的成果,才能够吸引人才。总体而言,它是一个综合工程。


作为一位毕业于中医药大学,后又经过系统西医学培训的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史大卓教授可谓深知中西医结合未来发展的潜力。但对如何做出更好工作,他指出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各方面人员共同努力,踏实前行。史教授介绍,“中医与西医的研究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目前发达国家一个化学新药的研发往往需要投入10亿美金以上,疗效、安全性等得到临床普遍认可平均需要17年。比较而言,中医新药的研究还相对滞后。需要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真正把中医药机理、安全性等分析清楚。尽管,这一研究过程非常辛。”目前,我国中医研究取得了很大发展和突出的成果,但距现代“大医学”的要求,还远不够。例如,以往人们普遍认为中药安全且没有毒副作用,但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中药具有毒副作用,说明以前的研究不充分、不全面。只注重主观感知和宏观辨识,不进行深入的微观研究,难以得到“大医学”的认同,也是对患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史教授最后说,“中医发展需要在宏观的基础之上进行微观探索,需要用现代技术去认知发掘,包括发现它‘好’的一面,也包括‘不好’的一面,‘中西医结合’恰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 医心网
上一篇:热点聚焦之—— 从西医视角对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的建议
下一篇: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敢问路在何方?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