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医心杂志  >   正文

开通CTO 手术质量与患者安全并重

发布于:2014-08-01 17:56    

文 / 杨峻青   陈纪言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杨峻青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CIT与(日)CCT主席团成员,曾在(美)心血管病基金会和纽约长老会医院学习介入影像,后随陈纪言主任学习CTO介入。主要方向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并涉足外周血管和瓣膜病。



经过30余年的发展,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越来越接近其作为一门治疗技术的顶点。但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依然是介入治疗的难点之一,技术要求高,成功率较低。逆向技术显著提高了PCI 的成功率。但是,逆向技术相对复杂,学习曲线长,实施不当时,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增加并发症风险。因此,我们在面对CTO患者时,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


高质量的手术应该是结果达到预期,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前者指开通血管,改善患者预后或生活质量。后者指手术时间、曝光量、对比剂用量、费用有效控制,没有或仅有轻微并发症。因此,患者安全是包含在手术质量范畴内的概念。之所以并列提出,是为强调患者安全的底线地位:如果丧失了安全,手术质量无从谈起。


手术质量在两个层次中体现:单个手术和成批手术。对一个手术而言,高质量意味着病变开通、手术快速完成、无并发症。对一批手术而言,高质量意味着手术的成功率高,而且成功是可以重复的、可以预期的,类似病例的手术结果不会大起大落。会议交流时,经常可以听见成功病例的报告者讲“运气好......”。通常这是国人自谦的习语。实践中,“运气”却是我们应该尽量敬而远之的。“运气”可能会在某一次手术帮忙,让手术成功漂亮;更多时候,却是对你满心虔诚的祷告充耳不闻、冷眼旁观,让你在茫然中不知所措;有时候,甚至会使一下绊子,让手术失败而且很难看。只有摆脱了“运气”的术者,才可能保持稳定的质量,才可能逐步提高手术质量。



如何保证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可讨论的很多,以下几点值得强调。


一、策略为王

策略永远先于技术。每次手术,如同一场战斗,缺少作战计划的出击,如果取胜,不外乎两种情况:敌情简单,已经涵盖在术者日常经验之中,如同一道九以内的乘法,答案可以脱口而出;如果敌情复杂却可以轻易成功,则是用另一种因素“运气”的帮忙。如前所述,“运气”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优秀的作战部队,即使准备只有一个士兵的出击,都会拟定详尽的作战计划。


计划越详尽,意味着术者对手术把握越准确,术中不确定性降低,术程越流畅,手术结果越可预期,意外的风险越低。好的手术计划应该包括手术的起点、终点以及中间的多条路线。开始手术之前应该掌握所有可能的手术方案(或称路线)。有术者称,没有准备3套以上的备选方案,不会开始CTO手术。比较各方案之间的难易和其他特点,决定首选、次选、三选......分析各方案内部的难点,研究好克服手段。手术应该是从最合理——通常是成功机会最大,或对实施备选方案有帮助——的方案开始。确定当一个方案遇阻时,转换备选方案的时机。转换的时机还需要术中实时评估,比较受阻方案与备选方案的难度,当受阻方案的成功可能性下降至备选方案以下时,应及时转换,不可盲目恋战,消磨体力和耐心,那样会进一步降低成功机会,增加并发症风险。至于手术的终点,成功和失败都应该计划在内。成功开通病变是最愿意接受的终点;但是,当所有方案都按计划尝试但是受阻,成功机会已经降到很低,或并发症风险明显升高时,也必须终止手术;至于并发症,轻微的并发症未必是手术的终点,处理后可能继续挑战,严重并发症难以简单控制,继续手术风险剧增的,必须终止手术,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择期再试或接受外科手术作为补救或替代方案。


对于多支病变包含CTO的患者而言,首先干预哪支血管是讨论较多的问题。传统认为,应该首先干预CTO病变。理由是,非闭塞血管的供血功能重要,缺少保护,在开通CTO之前干预风险较高。至于CTO血管,已经是闭塞的了,干预的过程和结果增加心肌缺血的风险较低,较安全。而且,一旦CTO开通失败,把患者送到外科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可以同时解决非闭塞血管狭窄,成本较低,还避免了非闭塞血管植入支架后双重抗血小板期间外科手术的尴尬。但是,现代CTO介入技术成功率已在90%以上,而且首次失败的患者还可以择期再试,最后非CABG不可的患者很少。即使CABG,当代指南已提示双重抗血小板不是禁忌症。另一方面,开通非闭塞血管一般比开通CTO难度低得多;得益于PCI 技术的进步,开通无保护的狭窄冠脉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首先开通非闭塞冠脉,增加灌注,有利于更好显影侧支循环,提高逆向手术成功率;还可避免逆向导丝和微导管通过狭窄段时引起的“供血血管缺血”,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患者安全。


二、搜集信息

完美的作战计划是以详尽准确的情报信息为前提条件的。对病变的分析几乎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通常CTO手术不是急诊手术。为了保证充分的时间搜集、分析病变信息,甚至可以造影之后中止手术,择期干预。在“休战”期间,还可以进行如冠脉CT成像(CCTA)等补充检查。术前花的时间越多,往往手术花的时间就越少。


我们讲“搜集”信息,而不是用“收集”一词,强调的是采集信息的主动性。CTO,尤其需要逆向挑战的CTO,手术涉及的解剖结构复杂,一个细微的解剖特点可能决定整个手术的成败。细微的解剖结构在造影片上的显示经常是稍纵即逝的、不确定的。为了找出一支连续的侧支通路,常需要一帧一帧地阅读冠脉造影,追踪确认;为了证实一支侧支的连接关系,常需要增加投照角度造影,有时螺旋造影很有帮助;寻找合适的角度造影还有利于展开暴露血管,避免血管缩短的投照高估侧支迂曲程度。造影剂通过侧支血管到达闭塞段远端通常需要经过较长、较细、阻力较高的通路。CTO病变对侧造影时导管同轴、管腔够大、足够压力注射造影剂、曝光时间够长,才能保证侧支循环和CTO远端的最佳显影。正逆双向同时造影有利于显示CTO的真实长度和行程。


复杂的CTO,通常一次造影不能显示全部需要的信息。在对已有影像充分阅读、分析之后,需要补充搜集。干预之前补充冠脉造影是常用的办法;至于术中造影,比如使用微导管造影显示侧支通路或显示CTO远端血管,则是常规动作。此外,干预前的CCTA、术中的血管内超声(IVUS)都是补充冠脉造影功能、暴露盲区的工具,有助于确认隐蔽的CTO入口、显示CTO段钙化的分布等。术中IVUS还可帮助确定器械的位置,是在斑块内还是在内膜下,是在真腔还是在假腔,正向和逆向导丝的毗邻关系、其间有无钙化阻隔、在哪一平面最为接近。


三、轻视逆向

当代CTO介入技术趋于成熟,逆向技术也已有一套可行操作规程,可以推广。逆向技术不应再被视为猛兽避之唯恐不及,遇见CTO只想着前向一条道走到黑。另一方面,逆向技术大大充实了CTO介入的工具箱,可能代表PCI技术发展的阶段,但不是一种用于炫耀的杂技。为了逆向而逆向,放弃合理的正向尝试是危险和违背伦理的。策略上应该以手术质量为中心,放弃正向、逆向之争,哪种方案最合理就从那种方案开始尝试,受阻时及时切换,正向换至逆向,逆向换为正向——更多时候是正向、逆向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目标。正向、逆向不再非此即彼。



四、重视逆向

毋庸讳言,逆向技术为什么出现较晚,是因为其操作相对复杂、并发症风险较高、器械要求高、术者要求高,早期还受制于对血管解剖和生理理解的局限。所以逆向介入是一项需要花功夫学习和积累的技术。强调策略为王,并不意味着技术不重要。策略就是对技术的组织运用。技术是策略的要素。术者只有全面掌握了技术,包括逆向技术,才可能实施策略。否则,策略只能是纸上谈兵,再好的作战计划,没有士兵能够执行,结果为零。


逆向技术包括有效的造影、图像分析、侧支导丝通过技术、微导管通过技术、微导管选择性造影、远距离导丝操作、逆向穿刺技术、对吻导丝、CART或反向CART技术、Knuckle导丝技术、病变通过、对接(Rendezvous)技术、导丝交换、导丝体外化技术等等。逆向介入需要熟悉各种相关器械,包括较强支撑力的指引导管、微导管、侧支寻轨导丝、CTO进攻导丝等等。逆向介入手术通常还要求术者能良好管理正向和逆向两套器械。


五、控制并发症

讲起逆向介入的并发症,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侧支血管穿孔。其实第一位需要考虑的是“供血血管缺血”。术中发生供血血管缺血,可能被迫中止手术,前功尽弃,不但降低手术成功率,还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如前所述,先期开通非闭塞狭窄血管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高危患者如确系需要逆向PCI,可预置IABP等左心辅助装置。


至于侧支血管穿孔,充分搜集、分析影像,避开高度迂曲通路,器械遇阻时避免用力推进,引起室性早搏时回撤调整导丝方向,都有助于防范。间隔支行走于心肌内,发生穿孔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系严重的心肌血肿导致压迫,可以使用硬导丝穿刺引流入心腔。利用心外膜侧支血管作为逆向通路已不是禁忌。但是心外膜侧支破裂时需要处理的机会较高。微导管阻塞或持续负压吸引、明胶海绵或弹簧圈堵塞都是常用的方法。只是由于有的侧支循环系双重供血,一侧堵塞不能完全阻断渗漏,对侧通路又不可能到达。则需要心包引流,考虑外科手术。


血栓栓塞是另一必须警惕的并发症。因为CTO手术时间长,肝素作用衰减;也因为逆向介入时,一侧指引导管可能长时间静置,回流的血液在导管内形成血栓。所以肝素化必须充分。CTO手术中术者可能忘记时间,助手或手术护士应该定时提醒,测量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追加肝素。静置的指引导管应该每数分钟以肝素生理盐水冲刷。如果久置不动,造影或送入器械前必须回抽排除潜在血栓。



六、  跳出CTO

跟所有手术一样,干预病变不是最终目标,治疗患者才是。考虑逆向开通CTO时,也要评估手术的代价与患者的潜在获益。心功能、存活心肌、肾功能耐受能力,都应在考虑之列。


总之,逆向技术推动了CTO介入治疗的进步。逆向技术的意义在于其作为治疗策略的组成要素存在。详尽地分析患者和病变,制订合理策略,组织和应用包括逆向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是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患者获益、保证安全的条件。





上一篇:在争议中前行的瓣膜病介入治疗 ——2014年研究进展撷萃
下一篇: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价值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