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医心杂志  >   正文

融合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发布于:2015-02-28 15:40    

CIT2015大会即将于3月19日-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医心将实时关注会议动态,期待为广大医师传递领域焦点信息,与您分享前沿讯息。更多大会信息,登陆官网:http://www.citmd.com/CIT/2015/index_cn.php


编者按:冠心病是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严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评估冠心病的各种无创性影像技术均日益改进与完善,而单一的影像信息难于概括冠心病的全部内涵,可能导致科学诊断冠心病和心脏风险的准确评估出现偏差。国外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诊断冠心病,取得较好结果。我国同机图像融合技术也在冠心病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本届CIT2015大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核医学科的王蒨教授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融合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更多相关内容:

“心肌缺血和冠心病治疗最新进展——柏盛国际和吉威医疗协办 ”专场:20150320日 星期五  10:00 AM-12:00 PM 一层多功能A厅(以会议当天具体时间为准)

 

/ 王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王蒨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心脏病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核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二届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理事、核医学分会委员,北京市核医学质控中心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核医学系副主任,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委,心肺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标记免疫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循环杂志通讯编委。



融合影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两种不同影像技术采集的影像信息融合起来,提供较单一影像更丰富的综合影像信息。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视觉图像融合、异机图像融合、同机图像融合。异机图像融合是在计算机软件基础上的图像融合,应用范围广,可提高不同用途影像设备的利用率;同机图像融合是在计算机硬件基础上的图像融合,同机一次完成检查,受检者位置不变,具有更为精确的配准。


冠心病是威胁人民健康与生命的严重心血管疾病。近年来,评估冠心病的各种无创性影像技术均日益改进与完善,包括SPECTPE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冠脉CT成像(CTCA)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而单一的影像信息难于概括冠心病的全部内涵,可能导致科学诊断冠心病和心脏风险的准确评估出现偏差。国外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诊断冠心病,取得较好结果。我国同机图像融合技术也在冠心病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作用。SPECT/CTPET/CT融合影像技术的问世和临床应用为无创性诊断冠心病和心脏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平台,利用此类先进技术国内同机图像融合也在冠心病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作用,对冠心病诊疗水平的提高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评价冠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关系在冠心病诊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对冠心病的诊断


1.冠脉多支病变的功能评价


对于多发弥漫性冠脉病变,既要了解冠脉病变解剖结构的异常,判断心肌血流灌注状态,更重要的是判断“功能相关的冠脉病变”,这样,既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科学性,也可使未引起心肌缺血或有很好侧支血管代偿的狭窄性冠脉病变,免除有创性诊断和治疗的风险,提高冠心病诊疗效价比。


2.冠脉“临界”病变的功能评价


融合影像技术提供了解决冠脉“临界”病变功能评价的平台,冠脉“临界”病变与心肌缺血相关,但不是所有冠脉“临界”病变必然引起心肌血供异常的结果。通过MPI/CTCA融合显像可以将“功能相关”的冠脉“临界”病变筛选出来,提供临床进一步干预治疗的影像学依据。


3. 壁冠状动脉的功能评价


评价心肌桥是否导致心肌血流灌注异常,单纯的CTCAMPI均可能判断不准确。SPECTCT融合显像可同时提供心肌桥的解剖影像和心肌血流灌注的功能影像,还可以显示心肌桥的部位,其与壁冠状动脉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供血区域的心肌血供状态,为临床提供心肌桥功能评价和制定治疗方案的科学依据。


二、对冠心病治疗决策的指导


SPECT/CTA融合显像能很好的探测“功能相关冠脉病变”,作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再血管化治疗的“守门人”,科学指导临床再血管化治疗,提高冠脉血管重建术的准确性和疗效。


目前常用的评价存活心肌的影像学方法很多,包括18F-脱氧葡萄糖、11C醋酸(PET)显像,201Tl99mTcMIBISPECT)显像以及负荷(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或MRI等,其中18F-脱氧葡萄糖代谢PET显像是最确定的成熟方法,被国际公认为判断心肌梗死灶内“存活心肌”的金标准。


应用图像融合影像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区内的存活心肌进行评价,将更有助于判断冠脉病变与心肌血供及存活心肌的关系,为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的解剖与功能信息。


三、对冠心病的危险度分层及预后评估


SPECT/CTA融合显像能对冠心病进行危险度分层,很好的评估患者的预后,SPECTCTA匹配性的异常图像结果是发生心脏事件的一个独立预测因子。MPICTA融合显像结果为非匹配性异常组有更好的预后。MPI/CTCA融合显像可同时显示冠脉桥血管和冠脉支架后血管与心肌血供之间的关系,冠脉血管重建术后心肌缺血是否解除是评价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病变冠脉的狭窄状态是否解除则是临床医生和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融合显像通过无创性技术很好的解决冠脉血管重建术后评价冠脉血管通畅、支架放置以及心肌血流分布情况评价等问题,可降低重复再血管化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


总之,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融合影像技术日臻完善,在冠心病诊疗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它能够全面评价冠状动脉的形态和功能信息,融合了两种单一影像技术的优势(强强联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真正起到了“1+1>2”的作用。在冠心病的诊疗及预后评价、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测定等,特别是在“功能相关冠脉病变”评价方面的独特优势。随着SPECT/CTPET/CT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及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在不远的将来,将心脏的基因显像、调亡显像、斑块显像等与灌注显像、解剖结构融合,用于判断心肌细胞的基因表达、心肌细胞的凋亡状况以及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机制等,必将对冠心病发生机制、冠脉病变生理与病理转化、心肌细胞的凋亡过程等的研究,以及对冠心病进一步的科学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包括基因治疗等,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参考文献略)


典型图像:

病例1:

 

(A)  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示左室前间隔心肌可逆性放射性分布明显稀疏-缺损区(缺血).

(B)  CCTA 示血管三支病变(钙化并狭窄)

(C)  融合显像示LAD狭窄对应左室前间隔心肌缺血,LAD为功能相关性冠脉病变

(D)  冠脉造影示LAD狭窄

(E)  经PCI放入支架后,LAD狭窄解除。

病例2:

A. SPECT-MPI 显像示左室下后壁心肌缺血

B. CTCA 二维平面及

C. 血管束 CCTA : LAD近中段钙化斑块、狭窄大于75%, RCA自近段闭塞,LCX近段狭窄75%,提示三支血管病变

D. 3D融合 SPECT/CTA 显像示左室下后壁心肌缺血区域由RCA病变引起

  E 和 F.冠脉造影进一步证实了CTA的结果LADpm 90%LCXp80%RCAp 闭塞。


来源:《医心评论》2015年01期

 



上一篇: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在二尖瓣狭窄伴中重度关闭不全中的应用
下一篇:DK Crush系列试验启示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