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医心杂志  >   正文

马长生:互联网心血管医院,没有什么不敢想

发布于:2016-02-19 16:40    

文 / 马长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马长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心血管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 市心血管疾病防治办公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脏病学系主任。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 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心律分会介入医学 分会后任主任委员,JCE,Europace, JICE, CMJ 等国内外30余种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临床实效研究, 擅长心房颤动和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在国内最早开展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曾协助国内 200 余家医院开开展心律 失常的导管消融,培养了大批介入治疗专业人才。


拥挤的门诊、挂不上的专家号、飘摇的医患关系…… 每个人都能感觉到,中国的医疗模式“生病了”。时代 正逼着我们找寻解决办法,“互联网 +”无疑是打开僵 局的最好出路。 


我统计过这样的数据:不到一年时间,我的好大夫网 站个人页面的总访问量从 200 万激增到 800 万,平均每 天的浏览量为 2 万~ 3 万。预计春节前个人页面总访问量 会突破 1000 万。——这就是互联网的效率!因此,如今, 我们有信心说,建立一个开放、互利、共赢的互联网心血 管医院,绝对不是空想。


互联网 + 心血管,为中国医疗“开处方”


医院管理效率过于低下,医疗资源被消耗,相信每一 个临床医生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在我国,患者一般只认 三甲医院和专科医院,这使得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等人满 为患。患者就诊时和医生沟通的时间平均三五分钟,有问 题不敢多问,因为后面的病人已经挤到医生办公桌边了; 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有进展时,不能及时回到医院请 教医生,因为挂号实在是太难……与之不相称的是,在基 层医院和偏远地区,由于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医生难以获 取前沿的专业技术培训,很多医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希望救治更多患者,可面对复杂的病情,却时常无能为力。


因此,打破技术屏障,改善基层医院的医疗状况,使 其更加专业化、标准化,或许是解决“看病难”的有效、 甚至是唯一的途径。互联网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机会。目 前,互联网已覆盖了超过 90% 的世界人群,在我国农村 地区,网络覆盖率也已高达 78.9%——技术的改变,让医 生和患者看到希望。


早在 1926 年,美国 Radio News 杂志就提出了收音 机医生的假想,1906 年已可以用电话线来传输心电图。 2002 年 TELADOC 在线问诊的成立,使患者通过移动设 备和互联网进行就诊成为可能,其可为患者提供 24 小时 服务,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效率。


有研究发现,互联网医疗不仅提高就诊效率,还可提 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支出。2013 年,发表在《美国医 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对 450 名高血压患者 进行“试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诊疗组和干预组,干预 组通过远程电子血压监测系统进行追踪,根据远程传输数 据随时调整用药剂量。随访 18 个月显示,干预组较常规 治疗组收缩压下降更显著。


未来心脏病医院,打破“线上 / 线下” 壁垒


医生,难道天生就该坐在诊室里,等着患者上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带来可喜的数据, 未来的医疗模式,就该这么改变!


Cluster 大型随机对照研究利用 APP 电子决策系统对 干预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进行管理,随访 1 年显示, 干预组阿司匹林应用率较对照组增加 17.1%,收缩压降 低 2.7 mmHg。安大略远程医疗网络(OTN)应用视频等 远程传输技术提供远程医疗指导,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 度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并降低心衰和肺脏病患者的住院 率。此外,远程医疗还可降低心衰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 2014 年欧盟发表的移动医疗绿皮书也显示,到 2017 年 移动医疗将为欧盟节省 990 亿欧元医疗费用,当然,在 技术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应尽量规避 APP 可能造成的健 康损害。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的心血管医院应该是可以打通社 区和专科医院之间联系的医院,也就是“互联网心血管医 院”,从线上走到线下,将线上、线下连结在一起,最终 组成互联网专科医院大体系,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发达国家,互联网同样给医疗带来再次腾飞的机 遇。欧盟同样认为互联网是未来应对慢病和心血管疾病 的重要渠道,美国也鼓励互联网医疗和远程 APP 的发展。 自 2014 年 11 月起,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 中心(CMS)批准了相关远程医疗费用的报销,2015 年 1 月起,CMS 也将为远程健康随访、心理治疗和相关远 程医疗延续服务支付费用。


未来看病就应该这样:现有医院门诊 80% ~ 90% 的 患者可以打开电脑就看病;剩下 10% ~ 20% 的患者可以 在社区服务中心,由全科医生当面看诊;遇到卧床的患者, 医院可以派护士或医疗助理人员到患者家中打开电脑, 进行视频诊治。


心脏联盟医院,邀您加盟!


简单地说,有病是不愉快的事,但我们希望通过移动 医疗的方式,能让看病的过程愉快一些,能让人们更积极 乐观的面对生活。


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移动医疗商业模式供我 们借鉴:(1)信息化服务,如 Epocrates 提供手机临床 信息参考;(2)远程医疗服务,如 Triage 提供自助诊断 与分诊;(3)客户关系服务,如 ZocDoc 提供就诊预约 服务;(4)慢病管理,如 WellDoc 的“糖尿病管家系统”; (5)大数据服务,如 Flatiron 主攻癌症医疗大数据。


我们希望,未来的互联网医院还可以为各类机构提供 综合的支持,为省市县各级医院提供查房会诊和培训支持, 为公立和民营社区服务中心提供实时指导,为体检中心提 供心血管管理与增值服务,为可穿戴、远程诊断检验设备 提供患者管理服务,为患者个人提供由主治医师和专家组 成的个人心血管保健医生。


胡大一教授曾经把“互联网 +”的重要性,比喻成推 动医疗改革的三股活水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民营资本 的投入和医生多点执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发动医生和患者 双方的主动性,形成有效互动,医患关系、医医关系和患 患关系会不断磨合改善——这是真正的中国慢病管理的希 望。


我们遇上了最好的时代,那么医生也要站出来,做自 己该做的事情。“心脏联盟医院”第一批将会有 300 名医 生为全国的医疗机构服务,主要针对县医院及社区医院等 基层医院,并提供 B2B 服务。明年 7 月 1 日起,将提供 辐射全国的网上挂号看病服务。2016 年,将在全球开设 100 家心脏联盟医院远程诊所。2020 年,将开设 1000 家 远程诊所,同时将实现心脏联盟医院内心血管医生 8 万、 全科医生 100 万,服务 1 亿患者的目标。


我们期望,这将为心血管领域的千万名医生提供科研、 创新、创业的平台,给千百万患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 服务,推动政府医疗分级,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数百万医生将通过互 联网联结在一起,打破地域、级别、技术鸿沟,实现“没 有围墙”的透明化沟通模式,惠及全国患者。


来源:《医心评论》2015年04期




上一篇:范志清:从临床实践看心脏康复与二级预防
下一篇:侯玉清:复杂分叉病变 Culotte 支架技术解读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