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诊治思路及处理原则
发布于:2016-03-04 13:49
编者按:心律失常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异常,并使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的病理现象,也称为心律紊乱或心律不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其所患心律失常既可作为心脏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反映心脏病的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单独出现,成为唯一的心脏异常。由于老年人心律失常多是器质性的调节功能差,代谢能力减弱,快速心律失常更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导致晕厥、低血压等表现,甚至猝死。又因为老年人感觉敏感性下降,对一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引起的症状反应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故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周菁教授将着重介绍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诊治方法及处理原则。
文 / 黄波 周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周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内科副主任;兼任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 电子版 )》编辑委员会编委、《医学参考报心律学频道》编辑委员会编委等。业务专长为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治疗,曾赴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健康医学中心心律失常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随着我国经济、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逐年升高。早在2001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调查显示,至 2010 年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达 12.5%,预计此比例在 2050 年将达到30%。老龄人口逐渐增加的同时,老年人心律失常性疾病,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越来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
老年人因身体结构、生理、代谢等方面的改变,快速型心律失常有着不同于年轻人的特点。首先,症状常常不典型,表现轻重不一。因老年人调节功能差,代谢能力减弱,快速心律失常更容易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从而导致晕厥、低血压等表现,甚至猝死。又因为老年人感觉敏感性下降,对一些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等引起的症状反应不明显,易造成漏诊。此外,老年人经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脏器质性基础病,常存在长期的缺氧、电解质紊乱、药物等易引起心律失常的致病因素,且老年人常常存在心脏传导的退行性病变,这些都导致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相对复杂多样。最后,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的比例高,如慢 - 快综合征,使治疗矛盾加大,难以把握平衡。
因为症状隐匿性、不典型等特点,对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应该更加谨慎、仔细,如果在临床上观察到心悸、胸闷、晕厥、乏力、活动耐量下降、心功能不全加重等症状,应仔细排查是否合并有快速心律失常的可能。心电图、24 h Holter 检查已经成为这类患者的必备检查,此外,一些新的检测手段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检出率。如体表长程 Holter,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 24 h Holter,连续 30 天的动态心电图监测(ER910AF 监测器)能够显著提高心房颤动的检出率,可以更早发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更早开始抗血栓等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植入式 Holter(ICM)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功能日趋多样,最新的第四代植入式 Holter,不仅能用于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也可用于心房颤动的检出和监测。CRYSTAL AF 研究的老年亚组(> 65 岁)分析显示,植入式 Holter 对老年人心房颤动的检出优于传统方法。此外,一些新的检测手段,如手持设备 Zenicor-EKG,可以在患者有症状时随时随地检测并记录心律,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可以作为心房颤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一种检出手段。经食道或心内的电生理检查目前也常用于老年人,对于鉴别快速心律失常的类别常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有创性检查应用于老年人时需谨慎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充分权衡利弊,在经验丰富的中心,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完成。
在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复杂性,更应该注重治疗的个体化,针对每个患者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首先需要纠正缺血、电解质紊乱、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逆性因素,若心律失常仍明显,可考虑抗心律失常药物、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治疗。老年人胃肠道、肝肾功能等多方面机能减退,药物的吸收、代谢、清除减慢,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常起效慢,效果不显著且易过量,严重者容易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要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充分评估肝肾功能,从小剂量开始摸索剂量,并选择药物相互作用小,副作用少的药物。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导管消融治疗方面,多个小规模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即使对于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依然有着不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论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还是室性早搏,老年人均能从射频消融手术中获益,且手术风险并不显著高于年轻人。植入 ICD 治疗老年人快速心律失常也是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段,最新的汇总分析显示,无论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老年患者均能从 ICD 治疗中获益。所以目前指南也推荐,对于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ICD 治疗通常不需考虑年龄,而应该基于临床判断,并结合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选择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比例及总数逐年升高,作为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因为老年快速心律失常的表现常不典型,临床医生应高度警觉老年患者的各种症状,结合多种手段评估心律失常情况,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最优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才能获得更优的临床效果,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
来源:《医心评论》2015年04期
责编:Yvo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