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独家资讯  >   正文

“规范化操作”-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最佳置入效果的保证

发布于:2016-06-12 14:19    

BRS的时代悄然到来,医生们纷纷显示出对BRS极高的关注。面对即将到来的技术革命,我们应该为BRS做好哪些准备?在OCC2016的BRS专场论坛上,钱菊英教授做了题为“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特别提醒:病人选择及规范化操作对于即刻和远期效果的重要性”的报告,带领我们共同深度解读BRS的规范操作要领。

 

钱菊英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钱菊英教授指出,为了克服传统药物涂层支架(DES)的局限性,近年来新型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相较DES而言,BRS具有独特获益。在降解过程中,可减少新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心绞痛等。完全吸收后,可恢复患者正常的“血管舒缩”功能,解决正性重构带来的支架贴壁不良,减少晚期可能的支架断裂带来不良事件发生率。BRS与目前最好的DES在有效性及安全性上相媲美,并能进一步改善血管功能性恢复,为患者带来术后长期获益。

 

通过一系列研究解读发现,目前影响优化BRS临床结果的因素,除支架材料和工艺本身的一些原因以外,规范化的手术操作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另外还要注意选择患者类型与病变类型。

 

BRS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的置入步骤


充分预扩病变

 

预扩张可以帮助术者明确血管尺寸,强烈建议充分预扩张,并保证残余狭窄小于40%。对于相对复杂的病变,建议使用斑块修饰装置进行充分预处理,以达到理想效果。钱菊英教授强调,建议以参考血管与预扩球囊1:1的比例选择球囊的尺寸。

 

正确测量血管尺寸

 

当目测血管尺寸时,可使用预扩球囊帮助精确测量血管直径。在初期使用BRS阶段,可借助其他影像工具精确测量血管大小,包括QCA、IVUS及OCT。由于目测得到的尺寸范围较宽,对所有血管可以选择大一号的支架。鉴于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更加推荐选用OCT进行精准测量。

目测及影像学工具测量血管尺寸的对比图

 

关注扩张极限

 

支架内球囊能安全的达到16 atm(RBP)且不会损坏支架。扩张时应缓慢释放支架,每5秒增加2 atm至完全扩张,并保持目标压力30秒。支架扩张极限为比支架标称直径大0.5 mm,后扩张期间要保持支架扩张不超过极限。

 

使用非顺应性球囊后扩

 

建议所有BRS使用非顺应性球囊施以高压后扩可获得更优支架贴壁效果。后扩时需参考所选球囊的顺应性表进行施压。为使贴壁良好,要完全扩张支架以保证残余狭窄小于10%。在后扩时应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建议选用与支架标称直径相同的非顺应球囊,最多不能超过支架尺寸+0.5 mm。

 

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术后治疗需参考现行的ACC/AHA/ESC及中国的DAPT指南。对ACS或STEMI患者高度推荐更有效的P2Y12阻滞剂(普拉格雷或替格瑞洛)。尽管目前部分DES可使DAPT时间大大缩短,但普遍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应参照目前的DES 12个月DAPT标准,甚至某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患者类型与病变类型选择


在选择患者类型时应注意,年轻患者、ACS患者及中低危患者置入BRS获益更多。

 

选择病变类型应根据术者经验的累积从简单病变向复杂病变过渡。建议前30例病例选择A型、B1型病变;其它合适的病变类型包括:较少或无钙化、无迂曲、无血管尺寸的不匹配(如:锥形渐细)、适配的血管尺寸及长度、通过预扩能够充分打开病变、前降支病变(优先考虑使用)。

 

钱菊英教授认为,体内没有异物存留是介入的最高境界。BRS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早已得到证实,若想达到BRS最理想的状态,需遵循以上规范化操作原则,在病变的选择和处理方面加强管理。一旦掌握了置入BRS的技巧并累积了足够的经验,即可在更复杂的病变中应用BRS技术。

 

目前生物可吸收支架以Absorb BVS的临床证据最为丰富,试验规模最大。截止2015年ABSORB系列临床试验入组的超过13000名患者中,除入组比例较多的简单病变外,患者类型和病变类型还涉及ACS、STEMI、CTO、分叉病变、长病变、多支病变和糖尿病等。

 

最近在EuroPCR2016上发布的最新Absorb BVS系列研究糖尿病患者亚组荟萃分析中试验结果表明1年的TLF率为8.3%,几乎等于假定的8.2%的比率,达到研究主要终点。该临床结果荟萃分析已经证明了其临床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在CAD、ACS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

 

在冠心病介入论坛期间,医心邀请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医院于波教授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蒋学俊教授,分别为我们从腔内影像学及材料学角度对BRS进行展望。

 

于波哈医大附属第二医院


腔内影像学技术不仅能够用于准确评估管腔直径及长度,还能够观察支架的膨胀及贴壁情况,帮助长期随访。术中能够指导规范化操作,对于支架的选择和置入起到重要作用。BRS是冠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但是BRS作为新生事物,尚不完善。通过规范术者的操作与试验管理,以及不断的技术改进与革新,BRS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蒋学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BRS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人体特定的病理过程中完成它的治疗使命后最终在体内降解消失,避免了假体置入对人体的长期异物影响。以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BRS—Absorb BVS为例,它能够在充分发挥药物涂层支架作用的前提下,缓慢降解并被机体代谢,恢复血管舒缩功能。在未来的设计中,BRS有望通过提高分子量,获得更适宜的强度,生物降解性,将厚度降到100μm以下,从而拓宽临床适应证,在心脏介入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目前Absorb BVS在美国和中国仅被用于临床研究

尚未被批准作为商业使用

 

持续关注医心,更多BRS临床研究解读与您后续分享

 

来源:医心网



上一篇:重磅|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正式上市 助力PCI精准治疗
下一篇:贫血患者PCI后不良事件增加不容小觑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