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独家资讯  >   正文

“十三五”项目:优化救治流程的前瞻性 AMI 队列构建

发布于:2017-04-12 17:43    

在AMI全程心肌保护体系研究的五个课题中,优化救治流程的AMI前瞻性队列构建是基础,下面对该课题做进一步的介绍。


该研究课题旨在构建12000例前瞻性AMI研究队列,探讨优化急诊救治流程情况下AMI后心力衰竭(HF)的发生率及影响AMI 后 HF 发生的治疗模式,建立AMI 后HF临床及分子预警模型。


该项研究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主任牵 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全国范围内二十多家医院协作完成患者的入选、随访及资料收集。研究计划纳入多中心、大样本、具有区域代表性的12000 例AMI 患者。入选患者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1)年龄≥18岁;2)确诊为AMI(包 括STEMI、NSTEMI):3)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从AMI救治的4个关键点:AMI急诊救治流程、再灌注前用药、再灌注策略选择、再灌注后早期康复出发,优化急诊救治流程。这些措施覆盖AMI急诊救治全程,体现全程心肌保护的急诊救治理念。


该课题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EDC系统,数据库管理采用链条式管理方式,从数据录入、质量检查、数据筛查、质量反馈,到随访条目生成,随访质量评定有专人负责监管,保证数据库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高随访率。同时建立实时信息传输网络平台,构建能够在区域内、各区域之间实现实时信息传输的网络平台,实现患者资料的实时共享以及信息反馈。

   

该研究主要终点是:①HF;②心血管事件:死亡、 AMI、卒中、再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再次住院; ③出血事件;④其它治疗药物相关严重不良反应。  

   

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建立首个优化救治流程的前瞻性AMI 研究队列,提供我国AMI 后HF发生率的流行病学资料;筛选与我国AMI 后HF 发生相关的临床资料和 microRNAs及代谢组学的分子标志物等,建立临床预警模 型和分子预警模型。

 

来源:《医心评论》号外



上一篇:重磅|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正式上市 助力PCI精准治疗
下一篇:冠心病诊断 “金标准”——OCT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