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网  >  独家资讯  >   正文

【长城会2014】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与血管钙化

发布于:2014-10-28 15:16    

讲者  谌璞贻教授  北京安贞医院


慢性肾脏病(CKD)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资料显示,有高达50%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最终并非死于肾衰竭而是死于心血管疾病。CKD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等)与非传统因素,心血管钙化即是CKD特有的非传统危险因素之一。以下通过CRF常见的症状、CRF血管钙化的机制、CRF血管钙化的三种表现以及CRF患者的预防四个方面概括介绍一下CKD患者钙磷代谢紊乱与血管钙化的诊疗经验。


CRF常见的症状


高血磷低血钙现象是CRF常见的症状之一。CRF患者肾功能下降,eGFR(肾小球滤过率)功能降低,血磷(PO4)水平升高,刺激骨骼释放FGF(成纤维母细胞成长因子)23(促进排磷),从而抑制肾上1.25(OH)2VD(1.25羟基维生素D,促进排磷)的合成,血钙水平下降,甲状旁腺素(促进排磷)功能亢进。所以CRF患者肾功能日益恶化,FGF23、1.25(OH)2VD、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导致排磷功能下降,血钙水平降低,就会出现高血磷低血钙现象。


CRF血管钙化的机制


自上世纪90年代后,大量的研究表明血管钙化是一个与骨发育相似的主动的、高度可调控的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高血磷是血管钙化的启动因子,高血磷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转分化成可调的成骨/软骨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一部分分泌骨基质蛋白,另一部分会损伤及凋亡,从而释放基质囊泡,骨基质蛋白和基质囊泡合成形成钙化巢,启动钙化,该过程也是可调的,其有循环/局部钙化抑制因子,当抑制因子阻挡不了钙化时,在钙化巢上才出现钙磷沉积或钙负荷升高,形成血管钙化。此外,目前所知的钙化来源不仅限于血管平滑肌,其还有多种细胞来源,包括干细胞、沉降细胞、肾脏周细胞等。


CRF血管钙化的三种表现


(1)粥样硬化性动脉内膜钙化,发生于动脉壁内膜,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尽管其并非CRF患者特有症状,但更易在CRF患者中出现。其造成的结果是冠状动脉钙化引起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引起缺血事件如心肌梗死,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与一般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相似;(2)动脉中膜钙化,发生于动脉壁中膜,导致动脉僵硬及高血压,增加左心室负荷,主要见于 CRF患者中;(3)血管钙化防御,表现为皮肤小动脉钙化,导致皮肤疼痛性坏死及皮肤溃疡,可以继发细菌感染败血症,主要见于CRF患者。


CRF患者的预防


首先,控制CRF患者高磷血症:(1)限制饮食磷摄入量至800~1000 mg/d,也就是限制蛋白质(每g蛋白质中常伴随15 mg左右磷);(2)服用磷结合剂(进餐时嚼服),从肠道清除食物中磷,在我国较常用含钙的结合剂,其要在吃饭时或饭前10分钟吃,但高钙或软组织/血管钙化者禁用,含铝的结合剂效果显著但是会造成患者脑病变、骨病变和贫血等后遗症因此适合短期用,其它的结合剂如:碳酸镧、司维拉姆等;(3)增加透析剂量,清除体内潴留的磷,常规剂量的血透或腹透皆不足以清除每周从饮食摄入的磷(仅清除1/2~2/3)。其次,防治CRF患者高钙血症,大部分CRF患者的高血钙症基本由“医源”因素造成的,比如(1)含钙磷结合剂用量过大,并用含钙药物(如开同),总钙入量中元素钙不应>2000 mg/d;(2)透析液钙离子浓度过高,透析液钙离子浓度应为1.25~1.50 mmol/L,可据情调整;(3)滥用活性维生素D(VD),增加肠道及肾小管钙重吸收,肾功能不全患者均应服用活性VD是错误观点。第三,CRF患者应正确应用活性VD,(1)3~5期CRF患者根据指南用药(分别为35~70 pg/ml,70~110 pg/ml,150~300 pg/ml);(2)在血清钙<9.5 mg/d,血清磷<4.6 mg/dL情况下才能用VD(低蛋白血症时测得的总血钙值需用公式校正);(3)1.25(OH)2VD3或1a(OH)VD3,睡前口服,新型活性VD(如帕立骨化醇)对血钙影响轻。


 谌教授强调CRF常出现高磷血低血钙症,CRF血管钙是由高磷血症引起的并非钙盐被动沉积,血管钙化重在预防,控制高血磷症,防治“医源性”高血钙及正确应用活性VD是关键。


医心网编辑整理







上一篇:重磅|中国自主研发心血管OCT系统正式上市 助力PCI精准治疗
下一篇:急性高血糖症或可恶化AMI患者预后
评论列表:(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最短5个字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