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2016︱杨天伦: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康复
发布于:2016-10-09 17:52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心血管大会暨2016长安国际心血管病论坛于2016年9月8-11日,在古都长安隆重召开,在9号的“心脏康复新进展”环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天伦教授对失眠与心血管疾病康复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介绍。
失眠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睡眠时间存在差异:新生儿是14-18h,10岁左右9-10h,成年人为7-8h;65岁以上大约为6h;75-85岁则会≤6h或更少。良好的睡眠是保证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基础。失眠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
睡眠障碍分类:
A:睡眠—觉醒障碍
失眠障碍,嗜睡障碍,发作性嗜睡症。
B: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症;
中央性睡眠呼吸暂停症;
睡眠相关的通气不足;
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C:异睡症
非快速眼动睡眠觉醒障碍;
梦游症;
夜惊症;
梦魇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多动腿综合症。
D:其他
物质/药物诱导睡眠障碍;
其他特定的失眠障碍等;
最常见对心血管存在影响的睡眠障碍: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OSAHS是一种睡眠时呼吸浅慢或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导致相应生理反应,使脑卒中、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甚至出现夜间猝死。
2 失眠
2012年《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指南》: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
睡眠时间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1 睡眠时间与高血压的关系
Fang等采用2007-2009年美国健康访问调查(NHISs)的数据,有71455名参与者。结果显示睡眠时间越短,高血压患病率越高。短睡眠增加冠心病风险,睡眠时间小于6小时增加患冠心病风险1.3倍。失眠和高生理性觉醒水平增加高血压风险。失眠增加心血管病发率和死亡风险45%。一项针对失眠与心血管病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13项前瞻性研究符合要求,纳入122501人,随访为期3-20年,共有6332例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显示失眠与心血管病的风险增加相关(相对风险1.45,95%CI:1.29-1.26;P<0.00001)
2 睡眠障碍、血管病和卒中关系
常规失眠治疗流程:——标准化的治疗方案
失眠的治疗包括:睡前卫生教育、认知行为治疗(CBT)、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4种。不同类型失眠治疗策略存在差异,如急性失眠需药物治疗,亚急性失眠需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慢性失眠则应按需服药、小剂量间断服用,减药缓慢,逐渐停药。
失眠治疗药物历史
镇静催眠药的发展史经历了4个阶段:
1850-1900年:溴化物、水合氯醛(目前很少用);
1900-1960年:巴比妥类(目前很少用);
1960-1980年:苯二氮䓬类(阿普唑仑、艾司唑仑、三唑仑、氟西泮)临床常用;
1980-2009年:非苯二氮䓬类(佐匹克隆、唑吡坦、右佐匹克隆)。
总结
高度重视心血管患者的睡眠问题,改善睡眠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并在最后指出了失眠治疗药物的首选—文飞(右佐匹克隆)。
来源:医心网
编辑:Nana